【度长絜短是什么意思】“度长絜短”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比较事物时,通过衡量长短、大小、优劣来做出判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度量工具“度”和“絜”,分别指丈量长度和称重的工具,因此“度长絜短”字面意思是“用尺子量长度,用秤称重量”,引申为对事物进行细致、公正的比较。
下面是对“度长絜短”的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度长絜短 |
拼音 | dù cháng xié duǎn |
出处 | 《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持其身,是大儒也。度长絜短,以制其国,是中庸者也。” |
含义 | 用尺子量长度,用秤称重量,比喻对事物进行细致、公正的比较。 |
引申义 | 在评价或决策时,客观地衡量事物的长短优劣,作出合理判断。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分析问题、评估方案、比较优劣等场合。 |
近义词 | 衡情度理、权衡利弊、相形见绌 |
反义词 | 盲目比较、偏听偏信、一概而论 |
例句 |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应度长絜短,全面考虑各方的优势与劣势。 |
“度长絜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测量行为,更是一种理性思考的方式。它强调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不应凭主观臆断,而应通过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管理、决策分析、学术研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