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筑书巢文言文翻译】一、
《陆游筑书巢》是宋代诗人陆游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自己建造书巢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文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淡泊名利、专心治学的生活态度。
本文主要讲述了陆游在家中为藏书建造一个专门的“书巢”,并描述了书巢的环境与他的读书生活。他将书籍视为珍贵之物,甚至将其比作“巢”,寓意着书籍是他心灵的栖息之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也。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山阴人。 |
少日,好读书,不求甚解。 | 年轻时喜欢读书,但不追求深入理解。 |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每当有所领悟,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
中年以后,始知学问之贵,遂益加刻苦。 | 中年以后,才明白学问的可贵,于是更加刻苦努力。 |
乃于家之东隅,筑一室,曰“书巢”。 | 于是他在家的东边建了一间屋子,叫做“书巢”。 |
高不过数尺,广仅丈余,四壁皆书。 | 屋子高不过几尺,宽只有一丈多,四周都是书。 |
日坐其中,手不释卷。 | 每天坐在里面,手中从不放下书本。 |
或遇风雨,亦不辍读。 | 即使遇到风雨,也不停止阅读。 |
人或笑之,曰:“此何足道?” | 有人嘲笑他说:“这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
游曰:“吾志在书,岂以外物为念?” | 陆游说:“我的志向在书中,哪里会把外物放在心上?” |
三、总结
《陆游筑书巢》不仅是一篇描写个人读书生活的文章,更体现了陆游对知识的执着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他用“书巢”来比喻自己的书房,表达了书籍对他而言不仅是工具,更是心灵的归宿。这种专注学习、不为外界干扰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敬佩。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宁静致远、潜心治学的人生态度,也让我们反思现代生活中是否还保留着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