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名词解释】《搜神记》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干宝所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被誉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共二十卷,收录了大量关于神仙、鬼怪、妖异、奇闻异事等内容,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一、《搜神记》简介
《搜神记》成书于东晋永嘉年间(约公元314年左右),作者干宝,字令升,是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对神话传说有浓厚兴趣,因此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流传的神怪故事,编纂成此书。
该书以“搜”为名,意在广收博采,收集各类神怪异事。书中不仅有大量神灵、鬼魂、精怪的故事,还涉及历史人物、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搜神记》的主要特点
特点 | 内容说明 |
神话与现实结合 | 书中既有纯粹的神话传说,也有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奇异事件,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 |
文体多样 | 包括散文、寓言、对话等多种文体,语言风格古朴,富有文学色彩。 |
民间色彩浓厚 | 多数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反映了当时的民俗风情和思想观念。 |
哲理意味深长 | 许多故事蕴含深刻的道德寓意或人生哲理,具有教育意义。 |
三、《搜神记》中的经典故事举例
故事名称 | 简要内容 | 主题 |
《董永与七仙女》 |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庭,七仙女下凡相助,后被玉帝召回。 | 爱情与孝道 |
《韩凭夫妇》 | 韩凭与妻子相思成疾,死后化为鸳鸯,象征忠贞爱情。 | 忠诚与悲剧 |
《山海经》引述 | 引用《山海经》中部分神话内容,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 古代神话 |
《蛇女》 | 一女子被蛇精所害,死后化为蛇形,警示世人善恶有报。 | 善恶因果 |
四、《搜神记》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搜神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古代神话、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它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志怪小说发展,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唐代的《太平广记》、宋代的《夷坚志》等,都可以看到《搜神记》的影子。
此外,《搜神记》也为现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成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艺术的重要文献。
五、总结
《搜神记》是一部集神话、传说、历史、哲学于一体的古代志怪小说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想象,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观念。通过阅读《搜神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