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是什么意思解释】“班门弄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鲁班(古代著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没有自知之明,不懂得尊重专业人士,却在他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
“班门弄斧”源自古代工匠的典故,用来批评那些在专家面前自以为是、不自量力的行为。这个成语不仅具有讽刺意味,也提醒人们要谦虚谨慎,尊重专业。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并不精通,却在行家面前大谈特谈,就可能被说成“班门弄斧”。
表格展示:
| 词语 | 班门弄斧 | 
| 拼音 | bān mén nòng fǔ | 
| 出处 | 《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班门弄斧”一词的出处为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 
| 含义 | 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 近义词 | 不自量力、自不量力、班门弟子 | 
| 反义词 | 虚心求教、甘拜下风、自知之明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不懂装懂、不尊重专业人士的行为 |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 | 
| 情感色彩 | 贬义 | 
通过了解“班门弄斧”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交流中避免这种不恰当的行为,同时也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