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不工的词语解释是什么】2、原文“大巧不工的词语解释是什么”
一、
“大巧不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技艺、智慧、表现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表面上看似简单、不刻意,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力与巧妙之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以简驭繁”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想。
该词最早出自《庄子·胠箧》篇,原意是说真正的高明之士不会炫耀技巧,而是以自然、朴素的方式达到目的。后世多用于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领域,表示一种“大道至简”的美学理念。
在现代语境中,“大巧不工”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沉稳、不张扬,但能力出众,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巧不工 |
拼音 | dà qiǎo bù gōng |
出处 | 《庄子·胠箧》 |
基本释义 | 表面上看起来不讲究、不刻意,实则蕴含高超的技巧和智慧。 |
引申意义 | 形容技艺高超、不露声色;也指做事低调、不张扬,但效果显著。 |
使用领域 | 文学、艺术、书法、绘画、为人处世等 |
同义表达 | 大智若愚、返璞归真、自然天成 |
反义表达 | 矫揉造作、刻意为之、华而不实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赞美他人低调而有实力的表现,或形容作品简洁却富有深意。 |
三、结语
“大巧不工”不仅是对技艺的最高评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高手往往不显山露水,而是在平凡中见非凡。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保持一份内敛与从容,往往比浮夸更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