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加done是什么时态】在英语语法中,"was + done" 是一种常见的动词结构,常用于表达过去某一动作的被动语态。这种结构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语中非常常见,尤其在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件或状态时。以下是对“was加done是什么时态”的详细总结。
一、
“Was + done”是英语中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其中,“was”是be动词“be”的过去式,表示主语是单数形式(如he, she, it);“done”是动词“do”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动作的完成或被动状态。
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为:“be + 过去分词”。在一般过去时中,“be”使用“was”或“were”,因此“was + done”就是被动语态的一种形式,用于表达“某事被做”或“某人被做某事”。
例如:
-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这本书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写的。)
- The car was repaired yesterday.(这辆车昨天被修好了。)
这类句子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因此,在写作和口语中,如果想突出动作的接受者,而不是执行者,就可以使用“was + done”的结构。
二、表格展示
结构 | 说明 | 示例 |
was + done |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 The letter was sent at noon. |
be + 过去分词 | 被动语态的基本结构 | The cake was eaten by the children. |
主语 + was/were + done | 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 The house was built in 1990. |
不强调执行者 | 被动语态常用于不提及执行者的情况 | The problem was solved quickly. |
三、注意事项
1. 主语与“was”一致: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时,使用“was”;复数主语则用“were”。
2. 过去分词的变化:大多数动词的过去分词与原形相同,但有些动词有特殊变化(如go→gone, write→written)。
3. 被动语态的使用场景:常用于正式文体、新闻报道、技术文档等,以突出动作本身而非执行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was + done”是英语中一个非常实用的语法结构,掌握它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并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