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泰山的下一句是什么】“不见泰山”是一句常见的中文俗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过于专注或沉迷于某件事,以至于忽略了更大的整体或更重要的事情。这句话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看得远、想得全”,不要被眼前的小事所迷惑。
那么,“不见泰山”的下一句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
“不见泰山”出自《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不见泰山,而以为山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见过泰山的人,会觉得山很小。引申为:没有见识过大的事物,就无法理解其真正价值。
因此,“不见泰山”的下一句是:
“而以为山小。”
这句话强调了视野和经验的重要性,只有见过更大的东西,才能对事物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原句 | “不见泰山,而以为山小。” |
字面意思 | 没有见过泰山,就认为山很小。 |
引申含义 | 没有见识过更大的事物,就难以认识到其真正的价值。 |
使用场景 | 用于提醒人们要有开阔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小事。 |
语言风格 | 古典、简洁、富有哲理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劝诫他人不要以偏概全,要有全局观念。 |
三、结语
“不见泰山”的下一句是“而以为山小”,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认知与经验关系的深刻理解,也对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认知层次,避免因“不见泰山”而误判事物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