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纸上谈兵】“纸上谈兵”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的故事。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因盲目指挥导致赵军惨败,被后人用来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人或行为。
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纸上谈兵”也常用于教育、管理、科研等领域,提醒人们要结合实际情况,避免空想和脱离现实的讨论。
“纸上谈兵”原指赵括仅凭书本知识指挥作战却失败的故事,现多用来形容只讲理论、不重实践的行为。它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注重实际应用和效果。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战国时期赵括指挥作战失败的故事 |
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含义 | 比喻只讲理论而不切实际的行为 |
使用场景 | 教育、管理、科研、日常交流等 |
现代意义 |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反对空谈 |
反义词 | 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
常见用法 | “他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能力” |
通过了解“纸上谈兵”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避免陷入“空谈”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