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源自《周易》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一、含义总结
词语 | 含义解释 |
自强不息 | 指人应不断自我提升、努力进取,永不停歇。强调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 |
厚德载物 | 意指人应具备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能够包容万物、承载重任。强调道德修养与责任感。 |
二、详细解析
1.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行健”指的是天体运行刚健有力,永不停息。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断自我完善,追求进步。
- 核心思想: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持续努力。
- 现实意义: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
2.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来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宽广厚重,能承载万物,君子应学习这种品质,培养宽厚仁爱的品德。
- 核心思想: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注重道德积累和人格塑造。
- 现实意义:在人际交往中,要有包容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三、结合现代意义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古代圣贤对君子的要求,更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
- 自强不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厚德载物: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修养,做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四、总结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一句富有哲理的格言,它倡导人们既要不断自我提升,又要具备宽厚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指引,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