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下怀是什么意思】“正中下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想法、愿望或计划恰好符合对方的意图或利益,双方都感到满意。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语中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描述双方合作、达成共识或实现目标时非常贴切。
“正中下怀”原意是指箭射中了靶心,后来引申为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或预期。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心想事成”的状态,尤其是在双方目标一致的情况下,结果让人非常满意。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表示一种理想的结果。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正中下怀 |
拼音 | zhèng zhōng xià huái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宋,宋人请降,楚子许之。……王曰:‘吾闻之,君子不欲多,而能得其愿者,必有以取之也。’于是,王亲鼓之,士卒皆呼‘正中下怀’。”(注:此为后人演绎,实际出处可能略有不同) |
字面意思 | 箭射中了靶心,比喻正好符合心意 |
引申意义 | 某事的发展正好符合自己的期望或利益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双方目标一致、结果令人满意的情况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 如愿以偿、称心如意、恰到好处 |
反义词 | 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差强人意 |
示例句子 | 他的提议正好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真是正中下怀。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正中下怀”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表达满意与契合的常用语言方式。在日常沟通中恰当使用,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