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寂寞沙洲冷全诗】“寂寞沙洲冷”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东坡)的词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孤独、清高与超然心境。虽然“寂寞沙洲冷”并非整首词的标题,但这句话常被误传为词名,成为后人引用和传诵的经典句子。
以下是对该词的原文、赏析及相关内容的总结:
一、原文内容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词句解析与赏析
词语/句子 | 含义与表达 | 情感/意境 |
缺月挂疏桐 | 天空中挂着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 | 清冷、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漏断人初静 | 更漏声停,人们都已入睡 | 点明时间,进一步烘托环境的寂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有谁看见我这隐士独自来往? | 表达作者的孤独与不被理解 |
缥缈孤鸿影 | 飘渺的孤雁身影 | 以孤雁自喻,表现内心的孤高与不屈 |
惊起却回头 | 忽然惊醒,回头张望 | 表现内心的不安与警觉 |
有恨无人省 | 有怨恨却无人能理解 | 抒发作者的苦闷与无奈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即使遍寻寒冷的树枝也不愿栖息 | 表现出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 |
寂寞沙洲冷 | 寂寞的沙洲,寒冷而空旷 | 总结全词情感,点出主题 |
三、创作背景与意义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精神压抑。在这段时期,他写下了大量反映内心世界的作品,其中《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便是代表之一。词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孤雁的飘零,以及“寂寞沙洲冷”的意象,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独立人格与高洁情操的精神风貌。
尽管“寂寞沙洲冷”并非原词标题,但它已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诗句,象征着一种孤独却不屈、清冷却坚韧的人格境界。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作者 | 苏轼(苏东坡) |
创作背景 | 被贬黄州期间,抒发孤独与高洁情怀 |
主题 | 孤独、清高、不屈、寂寞 |
经典语句 | “寂寞沙洲冷” |
意象 | 孤雁、寒枝、沙洲、缺月等 |
情感基调 | 沉郁、孤寂、超然 |
结语:
“寂寞沙洲冷”虽非原词标题,但因其深邃的意境与情感表达,成为苏轼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它不仅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的精神追求,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