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皮尺寸全解析】在电子制造、电路板制作以及工业应用中,铜皮(也称为铜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铜皮的尺寸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成本和加工难度。因此,了解铜皮的常见尺寸规格对于设计者和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
铜皮通常以厚度、宽度和长度作为主要参数进行分类。不同应用场景对铜皮的要求各不相同,比如高频电路可能需要更薄的铜皮以减少信号损耗,而高功率电路则需要更厚的铜皮来提高导电能力和散热能力。
以下是常见的铜皮尺寸规格总结,帮助您更好地选择适合的铜皮类型。
铜皮尺寸常见规格表
| 厚度(oz) | 厚度(μm) | 宽度范围(mm) | 长度范围(mm) | 应用场景 |
| 1/2 oz | 17.5 | 300–1000 | 1000–2000 | 普通电路板、低功耗设备 |
| 1 oz | 35 | 300–1000 | 1000–2000 | 多数PCB设计、一般电子设备 |
| 2 oz | 70 | 300–800 | 1000–1500 | 高电流电路、电源模块 |
| 3 oz | 105 | 300–600 | 1000–1200 | 高功率、大电流应用 |
| 4 oz | 140 | 300–500 | 1000–1000 | 特殊工业电路、大功率模块 |
注意事项:
1. 厚度单位说明:
铜皮厚度常用“盎司(oz)”表示,1 oz = 35 μm。这种单位来源于早期的称重方式,如今已广泛用于行业标准。
2. 宽度与长度:
铜皮的宽度和长度根据供应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卷材形式,便于切割和使用。常见宽度为300mm至1000mm,长度可达到2000mm以上。
3. 特殊需求:
对于一些定制化需求,如异形铜皮或超薄铜皮(如10μm以下),需与供应商沟通定制生产。
4. 材质与表面处理:
铜皮不仅有纯铜材质,还有经过抗氧化、防氧化等处理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工艺要求。
总结:
铜皮的尺寸选择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决定。厚度影响导电性和散热能力,而宽度和长度则关系到加工便利性和成本控制。合理选择铜皮尺寸,不仅能提升产品性能,还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与专业的铜箔供应商沟通,获取最合适的规格推荐,并结合具体项目需求进行优化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