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如参商是什么意思】“动如参商”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难以相聚,或者彼此之间有隔阂,无法常常在一起。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名称,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动如参商 |
拼音 | dòng rú shēn shāng |
出处 |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沉,居于旷野,不相能也。其后为商、晋之神。……故谓之‘参商’。” |
含义 | 形容两人或两方关系疏远,不能常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合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或矛盾 |
二、出处与典故
“参商”原指天上两个星宿——“参星”和“商星”,它们分别位于天空的两边,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因此古人用“参商”来比喻人与人之间不能相见、彼此分离的状态。
在《左传》中,“参商”最初是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两位兄弟,因互相争斗而被分隔两地,后成为天上的星宿,象征着不可相见的离别之情。
三、现代用法与例子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朋友或亲人长期分离 | “他们虽然感情很好,但因为工作原因,动如参商,难得见面。” |
表达双方关系紧张 | “两人性格不合,动如参商,很难合作。” |
形容事物无法共存 | “这两种观点动如参商,难以调和。”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动如参商”的关系 |
风马牛不相及 | 比喻两者毫不相干 | 与“动如参商”类似,但更强调无关性 |
形同陌路 | 形容关系冷漠,如同陌生人 | 与“动如参商”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情感上的疏远 |
背道而驰 | 比喻方向或目标完全不同 | 更强调方向相反,而非距离问题 |
五、总结
“动如参商”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源自古代天文知识,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难以相聚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情感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与隔离。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的深度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