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具体检查什么】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肿瘤。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实验室分析,医生可以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细胞形态及是否存在异常细胞等信息。
一、骨髓穿刺主要检查
检查项目 | 检查目的 | 常见相关疾病 |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 观察骨髓中各类细胞的形态和比例 |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 |
骨髓染色体检查 | 分析染色体结构与数量异常 | 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
骨髓流式细胞术 | 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 | 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
骨髓基因检测 | 寻找特定基因突变或融合基因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 |
骨髓培养 | 观察骨髓细胞的生长情况 | 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 |
骨髓铁染色 | 检测骨髓中的铁含量 |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 |
二、骨髓穿刺的适用情况
1. 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2.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3. 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影响骨髓功能。
4. 肿瘤转移:某些实体瘤可能转移到骨髓,需通过穿刺确认。
5. 不明原因发热或体重下降:辅助排查血液系统或肿瘤性疾病。
三、骨髓穿刺的操作流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局部麻醉。
2.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髂后上棘或胸骨。
3. 穿刺过程:使用专用穿刺针抽取骨髓液。
4. 样本处理:立即送检,避免细胞变性。
5. 术后护理:压迫止血,观察有无并发症。
四、注意事项
- 穿刺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出血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
- 穿刺后可能会有短暂疼痛或淤青,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 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穿刺部位渗液,应及时就医。
通过骨髓穿刺,医生可以获得关键的诊断信息,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虽然该检查有一定的创伤性,但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其安全性已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