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诸葛亮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诸葛亮传》是记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生平的重要历史文献,出自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该传记内容详实,语言简练,展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以及高尚品德,是研究三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一、文章总结
《诸葛亮传》主要讲述了诸葛亮从年轻时的隐居南阳,到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直至病逝五丈原的全过程。文中不仅描述了诸葛亮的才华与忠诚,还体现了他在治国、用兵、外交等方面的卓越能力。同时,也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如“隆中对”、“白帝城托孤”等,展现了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和人格魅力。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 |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琊郡阳都县人。 |
少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博学多才,有大志。 | 年轻时在水镜先生司马徽那里学习,博学多才,胸怀大志。 |
遂隐居于南阳,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 于是隐居在南阳,常常自比为管仲、乐毅,当时的人并不认可他。 |
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争雄于世。 | 当时天下大乱,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争夺天下。 |
先主(刘备)遂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 刘备于是三次到草庐中拜访诸葛亮。 |
亮乃出山,为先主画策,定三分天下之计。 | 诸葛亮于是出山,为刘备谋划,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 |
及先主称帝,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封武乡侯。 | 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主管尚书事务,封为武乡侯。 |
亮性长于治军,尤善奇谋。 | 诸葛亮擅长治军,尤其善于奇谋妙计。 |
亮卒于五丈原,年五十四。 |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
后主追谥曰忠武侯。 | 后主追封他为忠武侯。 |
三、人物评价
诸葛亮不仅是蜀汉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贤臣。他的忠诚、智慧与勤勉,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诸葛亮传》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更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历史人物形象,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四、总结
《文言文诸葛亮传》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事迹,全面展示了诸葛亮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格。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文化意义来看,这篇传记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与理解,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三国历史,也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