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进尺退是什么意思】“寸进尺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前进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点进步(寸),但同时又退后了一步(尺)。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在某些情况下,看似有所进展,实则整体上并没有明显提升,甚至可能有倒退的趋势。
一、
“寸进尺退”字面意思是“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比喻在努力过程中虽然有一点点成果,但总体上却显得不如以前。这个成语常用于评价一些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状态,强调表面上的进步可能掩盖了实质性的退步。
该成语的使用场景较为广泛,常见于对某些政策、项目、个人表现等的评价中,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但也可能带有中性或客观分析的成分。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寸进尺退 |
含义 |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比喻表面进步,实际退步 |
拼音 | cùn jìn chǐ tuì |
出处 | 《左传》等古籍中无明确出处,为现代常用成语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工作、学习、政策等方面,带有批评或反思意味 |
近义词 | 得不偿失、事倍功半、原地踏步 |
反义词 | 步步高升、稳步前进、节节胜利 |
示例 | “虽然公司今年在技术上有一定突破,但管理问题却更加严重,可以说是寸进尺退。”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寸进尺退”时,应根据语境判断其语气是中性还是负面。如果想表达对某项工作的不满,可以用此成语;如果是客观分析现状,也可以适当使用,但需注意搭配合适的上下文。
此外,避免过度使用此类成语,以免造成语言单调或误解。在正式场合中,可以考虑使用更中性的表达方式,如“进展有限,问题依然存在”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寸进尺退”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反映了现实中许多事物发展的复杂性。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