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荆道旧出处于哪里】“班荆道旧”这一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表达对过去友情或经历的回忆与感慨。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有时会用“班荆道旧”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或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那么,“班荆道旧”究竟出自何处?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出处信息。
一、
“班荆道旧”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字面意思是“用荆条铺路,谈论旧事”,引申为朋友相聚时回顾往昔、畅谈往事的情景。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后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友情和怀旧情感的重要词汇。
其核心含义在于:在人生旅途中,与旧友重逢,共叙旧情,寄托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因此,“班荆道旧”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
二、出处一览表
成语 | 出处文献 | 出处原文 | 释义 | 意义 |
班荆道旧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 “班荆相与食,曰:‘子好我,来,吾与子游。’” | 用荆条铺地,与友人共食,谈论旧事 | 表达朋友间重逢、共叙旧情的情景 |
班荆道旧 | 《晋书·王导传》 | “班荆道旧,悲不自胜。” | 与旧友相聚,回忆往事,情绪激动 | 表现对过往友情的深切怀念 |
班荆道旧 | 《文心雕龙·情采》 | “班荆道旧,情发于言。” | 回忆旧事,情感自然流露 | 强调情感的真实表达 |
三、结语
“班荆道旧”作为一句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成语,承载着古人对友情、记忆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它不仅出现在古籍之中,也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怀旧与情感联系的重要工具。了解其出处与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传统词汇。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展示,可以清晰地看到“班荆道旧”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不同文献中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加深对其文化背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