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报关单上是exw成交方式可以退税吗?报关单上经营单位和发货】在出口贸易中,很多企业会遇到关于“EXW成交方式是否可以申请退税”的问题。同时,对于报关单上的“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的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混淆。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EXW成交方式是否可以退税?
结论:EXW(Ex Works)成交方式通常不能申请退税。
原因如下:
1. EXW是工厂交货,卖方仅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地点,并不承担后续运输及出口手续。
2.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出口退税一般适用于CIF、CFR、FOB等国际贸易术语,这些术语下卖方承担了出口报关、运输等责任。
3. EXW下,买方负责整个出口流程,因此海关无法确认该货物是否真正用于出口,从而影响退税资格。
适用退税的常见成交方式包括:
成交方式 | 是否可退税 | 说明 |
EXW | ❌ 不可退税 | 卖方仅负责工厂交货,不承担出口义务 |
FOB | ✅ 可退税 | 卖方负责将货物装船并办理出口手续 |
CFR | ✅ 可退税 | 卖方负责运费,但不承担保险 |
CIF | ✅ 可退税 | 卖方负责运费和保险,出口手续由卖方完成 |
二、报关单上的“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是什么意思?
在报关单中,“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解它们有助于正确填写报关信息。
1. 经营单位
- 定义:指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通常是出口合同的签订方。
- 作用:负责出口业务的整体安排,包括报关、运输、结算等。
- 示例:如果一家公司A委托另一家公司B进行出口,那么经营单位应为A。
2. 发货单位
- 定义:指实际生产或发货的单位,可能是生产厂家或仓库。
- 作用:负责货物的实际交付和包装。
- 示例:若公司A委托工厂C发货,则发货单位为C。
对比表格:
项目 | 定义 | 责任范围 | 示例 |
经营单位 | 具有进出口权的签约企业 | 负责出口合同、报关、结算等 | 公司A |
发货单位 | 实际生产或发货的单位 | 负责货物准备和交付 | 工厂C |
三、注意事项
1. 确保报关单信息准确: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要与实际业务一致,否则可能影响退税或清关。
2. 选择合适的成交方式:如需退税,建议使用FOB、CIF等能够体现出口责任的成交方式。
3. 咨询专业报关人员或税务顾问: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存在差异,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处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EXW成交方式通常不适用于退税,而“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在报关单中有着明确的区分。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仔细核对相关信息,以确保合规并享受应有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