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而止乎礼义是什么意思】“发乎情,而止乎礼义”出自《礼记·乐记》,是儒家思想中关于情感与道德关系的重要表述。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情感表达应当以礼义为界限,既不能压抑人性的自然情感,也不能放纵情感而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
一、
“发乎情”指的是人的情感自然流露,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人之常情;“止乎礼义”则意味着在情感表达上要有所节制,遵循社会的礼仪与道德规范。这句话的核心在于:情感可以有,但必须有度,不可逾越礼义的边界。
这一思想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家庭伦理、政治治理等方面,强调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它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礼记·乐记》 |
原文 | “发乎情,止乎礼义。” |
含义 | 情感自然流露,但应以礼义为限 |
发乎情 | 情绪、欲望、情感的自然表达 |
止乎礼义 | 情感表达需符合礼仪与道德规范 |
核心思想 | 情感与理性的统一,避免过度或压抑 |
应用领域 | 人际关系、家庭伦理、社会治理 |
现代意义 | 强调情感表达的适度与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
三、结语
“发乎情而止乎礼义”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情感时,既要尊重内心的真实感受,也要时刻保持对社会规则的敬畏。这种平衡,正是中华文化中“中庸之道”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