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中动如参与商指的是什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中,常有对人生、命运、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描写。其中,“动如参与商”这一表达,出自杜甫的诗句,常被后人引用和解读。那么,“动如参与商”到底是什么意思?它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一、字面解释
“参”与“商”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两个星宿名。参宿(即猎户座)和商宿(即心宿),分别位于银河的两侧,一东一西,永远不能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因此,古人常用“参商”来比喻彼此分离、无法相见的状态。
“动如参与商”字面意思是:像参宿与商宿一样,常常变动、难以相聚。引申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不稳定、经常变化,或因距离、环境等原因而难以团聚。
二、出处与背景
“动如参与商”最早见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一诗:
> “昔年因病废,今朝复南冠。……与君相遇,共话旧时事。动如参与商,相去不盈尺。”
在这首诗中,杜甫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卫八的深厚情谊,如今重逢却感慨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他用“动如参与商”来形容两人虽近在咫尺,却仿佛远隔千里,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聚散不定的无奈与感伤。
三、文化含义
“参商”作为象征,不仅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也常用来表达对亲人、朋友、故土的思念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意象广泛存在于诗词、戏曲、民间故事中,成为一种情感寄托的符号。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字面意思 | 参宿与商宿不能同现,比喻分离、难以相聚 |
引申意义 | 人际关系不稳定、聚少离多、人生无常 |
文化内涵 | 表达思念、离别、人生变幻的情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诗歌、散文中描写友情、亲情、人生感慨 |
五、结语
“动如参与商”是杜甫诗中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表达,既体现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人际关系、命运无常的细腻思考。这一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离别、思念的重要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