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浑不怕全诗】“粉身碎骨浑不怕”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以石灰为喻,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励志名篇。
一、诗歌原文及作者简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一生刚正不阿,忠君爱国,尤其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保卫北京,被誉为“再造明室”的功臣。他的诗作多体现其高尚情操与报国志向。
二、诗歌
该诗通过描写石灰的形成过程,象征了一个人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信念、不惧牺牲的精神。诗中“粉身碎骨浑不怕”一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气节的坚定追求。
三、关键语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石灰石经过无数锤打和开采才被取出,比喻人生经历磨难。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石灰石在高温下烧制时毫不畏惧,象征面对困难从容不迫。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即使身体破碎也不惧怕,表现无畏精神与坚定信念。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表达希望留下纯洁正直的人格,影响后世。 |
四、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
《石灰吟》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抒怀诗。它体现了于谦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追求人格完善、坚守道德底线的价值观。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正直、勇敢和坚韧。
五、结语
“粉身碎骨浑不怕”不仅是于谦个人精神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保持初心,坚定信念,做一个有担当、有骨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