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共24章,主要围绕“为政”这一主题展开,强调为政者应具备的道德修养、治国理念以及对百姓的责任感。
一、
《为政篇》中,孔子多次提到“德治”与“礼治”的重要性,认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而非仅靠刑罚和权力来治理国家。他主张“君子务本”,即注重根本,如孝悌、诚信等基本道德,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此外,孔子还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习与思考并重,反对盲目跟风或空想。在政治实践中,他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用道德引导人民,比用法律强制更能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于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围绕它旋转。” |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进不同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却不越规矩。” |
子曰:“吾与点也!” | 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啊!”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整齐,百姓会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制来整齐,百姓就会有羞耻心并自觉遵守。”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见到有德之人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自身是否有类似的缺点。”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做老师了。”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
三、结语
《论语·为政篇》不仅是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刻的道德与人生指导。孔子提出的“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学习《为政篇》,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儒家思想,也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