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苏秦之楚文言文翻译

2025-09-25 05:40:14

问题描述:

苏秦之楚文言文翻译,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05:40:14

苏秦之楚文言文翻译】一、

《苏秦之楚》是《战国策》中的一篇短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在游说各国时的经历。文章通过苏秦前往楚国的事件,展现了他善于谋略、机智应对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故事中,苏秦因未能得到楚王的赏识而心生不满,后来通过巧妙的策略改变了楚国的态度,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文中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游说诸侯、追求功名的典型风貌。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白话翻译
苏秦之楚,不遇。 苏秦前往楚国,没有受到接见。
谓其友曰:“吾去齐而之楚,非为利也,将以成事也。” 他对朋友说:“我离开齐国去楚国,并不是为了利益,而是想成就一番事业。”
其友曰:“子无庸,此不足以成事。” 他的朋友说:“你不要勉强了,这并不能帮你成就大事。”
苏秦曰:“夫以我之贤,而不能得见于王,是王之过也。” 苏秦说:“凭我的才能,却不能见到大王,这是大王的过错。”
其友曰:“子虽贤,然王不知子,子何以自见?” 朋友问:“你虽然有才,但大王不了解你,你怎么能被看见呢?”
苏秦曰:“吾将往见楚王。” 苏秦说:“我将去拜见楚王。”
其友曰:“子必不见矣。” 朋友说:“你一定见不到大王。”
苏秦曰:“吾且试之。” 苏秦说:“我试试看。”
遂往见楚王,果不见。 于是他去见楚王,果然没有被接见。
乃归,谓其友曰:“吾见王而不遇,是吾不肖也。” 他回来后对朋友说:“我见了大王却没有被接见,是我不够贤能。”
其友曰:“子之不遇,非子之不肖也,乃王之不贤也。” 朋友说:“你没被接见,不是你不够贤能,而是大王不够贤明。”
苏秦曰:“吾闻古之贤者,皆能以道取人,今吾以道求王,而王不我知,是王之失也。” 苏秦说:“我听说古代的贤人,都能用道理来赢得人心,如今我用道理来求见大王,而大王不了解我,这是大王的失误。”

三、文章小结

《苏秦之楚》虽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苏秦作为一个典型的士人代表,表现出极强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他不因一时挫折而气馁,反而在失败中反思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仍保持了对理想的追求。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苏秦的智慧和毅力,也反映出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与政治环境。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还与所处的环境和机遇密切相关。

如需进一步分析苏秦的思想或战国策中的其他篇章,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