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定省什么意思】“晨昏定省”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意是指古代子女在早晚两次向父母问安、请示,以表达孝顺和尊敬。这个词语不仅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也常被用来形容子女对长辈的关心与照顾。
一、
“晨昏定省”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制度,主要指子女在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时分,向父母问安并请示日常事务。这种行为不仅是对长辈的尊重,也是一种家庭伦理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晨昏定省”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用以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与责任。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不再严格遵循“晨昏定省”的形式,但其精神内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弘扬传统文化和孝道教育方面。
二、表格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字面意思 | “晨”指早晨,“昏”指黄昏,“定”指安定、问候,“省”指探望、请安 |
引申含义 | 子女对父母的关心与孝顺 |
历史背景 | 古代儒家文化中强调孝道,要求子女每日早晚向父母问安 |
现代意义 | 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与关怀,强调家庭伦理与亲情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行为,也可比喻对上级或长辈的恭敬态度 |
常见用法 | “他一直坚持晨昏定省,尽心尽力照顾年迈的父母。” |
三、结语
“晨昏定省”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礼仪,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也不应忽视对家人的关心与陪伴。无论是通过言语还是行动,传递孝心和温情,都是值得提倡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