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入虎口是什么意思】“羊入虎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羊掉进了老虎的口中”,比喻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难以逃脱。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进入了一个极其危险、不利的环境,几乎无法自保。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羊入虎口 |
拼音 | yáng rù hǔ kǒu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夫以秦之强,而公子亲往,其必不敢不听。”后演化为“羊入虎口” |
本义 | 羊被老虎吃掉,比喻陷入绝境 |
引申义 | 指人或事物进入危险的环境,无法脱身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描述处境危险、无法自救的情况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羊入虎口”最早出自《战国策》,原意是比喻弱者落入强者手中,结果必然被吞食。后来这一说法逐渐演变为一个常见的成语,广泛用于文学、口语和日常表达中,强调的是“危险无路可退”的状态。
三、使用示例
句子 | 解析 |
他以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没想到却像羊入虎口,被对方狠狠收拾了一顿。 | 形容他陷入了对方设下的陷阱,无法逃脱 |
这个项目风险极高,一旦投入,就像羊入虎口,很难抽身。 | 表达对项目前景的担忧,认为后果不可控 |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骗局,简直是羊入虎口。 | 描述她因缺乏警惕而陷入困境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羊入虎口”的关系 |
作茧自缚 | 自己制造困境 | 相似,但强调自我造成的危险 |
走投无路 | 无路可走 | 类似,但更强调绝望的状态 |
九死一生 | 生死未卜 | 更强调险中求生,而非必死 |
五、总结
“羊入虎口”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往往难以脱身。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警示他人注意潜在的风险。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