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字是什么意思】“罔”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wǎng。在现代汉语中,“罔”字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和一些特定语境中仍有其独特的意义。它常用来表示“没有、无”的意思,也可以引申为“欺骗、迷惑”等含义。
以下是对“罔”字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解释
拼音 | wǎng |
部首 | 网 |
笔画 | 10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本义 | 原指捕鱼的网,后引申为“没有、无” |
引申义 | 欺骗、迷惑;不公正、违背 |
二、常见用法与释义
词语/句子 | 释义 |
无罔 | 没有欺骗或隐瞒 |
罔顾 | 不顾、不顾及 |
罔极 | 无穷尽,无边际 |
罔不 | 表示“无不”,如“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
罔然 | 迷惑的样子 |
三、古文中的用法举例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民莫不谷,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此处“罔”作“无”解,意为“没有”。
- 《论语·为政》:
“子曰:‘吾与点也。’”
——虽然此句中无“罔”字,但类似结构中“罔”常用于表达否定。
- 《史记·项羽本纪》: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虽无“罔”字,但古文中常用“罔”表示“无”。
四、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罔”字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成语或书面语中,如:
- “无所适从”(虽无“罔”字,但类似结构)
- “罔顾事实”:指不顾事实真相,不讲道理。
- “虚无缥缈”:有时会用“罔”来加强语气,但并非标准用法。
五、总结
“罔”是一个较为文言化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
- 无、没有:如“无罔”、“罔极”
- 欺骗、迷惑:如“罔顾”、“罔然”
- 不公正、违背:如“罔不因势象形”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其使用频率较低,大多数人对其了解有限。但在阅读古文或学习传统文化时,掌握“罔”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
如需进一步探讨“罔”在具体文章或诗词中的用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