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什么意思】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句诗描绘了农历九月初三夜晚的美丽景色,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 “可怜”:在这里不是“可惜”的意思,而是“可爱”或“令人怜爱”的意思。
- “九月初三夜”: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是秋季的一个美好时节。
- “露似珍珠”:形容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挂在草叶上。
- “月似弓”:月亮如弯弯的弓形,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态。
整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夜晚的静谧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细腻观察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唐代 白居易《暮江吟》 |
出处原文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诗句含义 | 描写九月初三夜晚的美景,露珠如珍珠,月亮如弯弓,表现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
“可怜”的意思 | 可爱、令人怜爱(非“可惜”) |
“九月初三夜” | 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秋季的优美时光 |
“露似珍珠” | 形容露珠明亮、圆润,像珍珠一样 |
“月似弓” | 比喻新月如弯弓,形象生动 |
诗歌情感 |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体现诗人细腻的观察力 |
三、结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一句充满诗意的句子,不仅描绘了秋夜的静美,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