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 mdash 2022】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联合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于2018年共同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行动计划主要
项目 | 内容概述 |
目标定位 | 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重点任务 | 加强师范生培养,推进教师培训体系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发展通道。 |
实施路径 | 建立“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多层次培训体系;加强高校与中小学合作;推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 |
保障措施 | 强化财政投入,优化编制管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师德建设。 |
时间范围 | 2018年至2022年,分阶段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
二、行动计划亮点分析
1. 突出师德建设
强调将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建立师德档案制度,推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
2. 强化教师培养体系
推动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鼓励非师范生通过培训转岗成为教师,拓宽师资来源。
3. 注重基层教师发展
针对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如职称评定倾斜、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
4. 推动信息技术融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5. 健全教师激励机制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力度,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成效与展望
自《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各项举措,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深化,教师教育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结语: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是国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重要部署,其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质量优先、结构优化、机制创新”。通过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设计,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