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入大荒流全诗及翻译】“江入大荒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乘舟东下,途经荆门时所见的壮阔景象,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一、诗歌原文
《渡荆门送别》
李白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开阔的笔触描绘了长江沿岸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远方的向往。其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尤为经典,形象地描绘出江水奔腾入广阔原野的壮观景象,体现出李白诗歌中常见的宏大意境。
三、全诗翻译
原文 | 翻译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我远渡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山峦随着平原的尽头消失,江水奔向辽阔的荒野。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月亮倒映在江水中,如同飞天的明镜;云彩升腾,仿佛海上楼阁。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我依然喜爱故乡的江水,它千里迢迢送我远行。 |
四、总结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通过描绘江水、山峦、月色与云霞,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中不仅有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李白以豪放不羁的笔调,表达了对旅途的期待与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体现了其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的艺术特色或李白的创作风格,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