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红旗漫卷西风全诗诗意

2025-10-07 21:01:05

问题描述:

红旗漫卷西风全诗诗意,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21:01:05

红旗漫卷西风全诗诗意】《红旗漫卷西风》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长征途中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象,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

一、诗歌背景简介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所作。六盘山位于陕甘交界处,是长征途中最后一道险关。此诗写于红军胜利越过六盘山之后,标志着长征即将结束,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原文 翻译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高天白云飘荡,遥望南飞的大雁。
不登上长城就不是英雄,算算行程已有二万里。
六盘山上的高峰,红旗在西风中猎猎飘扬。
如今手中有了长绳,什么时候才能将恶龙擒获?

三、诗意解析

内容要点 解析说明
“天高云淡” 描绘出长征途中天空辽阔、云层稀薄的自然景象,象征着革命道路上的开阔前景。
“望断南飞雁” 表达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也暗示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持与毅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 强调革命者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成功。
“屈指行程二万” 指红军长征走了两万里,体现了长征的艰难与伟大。
“红旗漫卷西风” 红旗在风中飘扬,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即将到来,也表现了红军的英勇精神。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用“长缨”比喻革命力量,“苍龙”象征敌人或困难,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信心和对敌人的蔑视。

四、总结

《红旗漫卷西风》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革命豪情的战歌。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作为一位革命领袖的胸怀与气魄。

项目 内容
诗名 《清平乐·六盘山》(又名《红旗漫卷西风》)
作者 毛泽东
创作时间 1935年10月
主题 长征胜利、革命理想、英雄气概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激昂
历史意义 标志长征即将结束,革命迎来新阶段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毛泽东的文学才华,更能体会到那个时代革命者的坚韧与信仰。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