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的意思是什么】“漏网之鱼”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渔网中逃脱的鱼”,引申为“逃过法律或惩罚的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本应被抓住、却因为某种原因侥幸逃脱的人,尤其是指犯罪分子或违法者。
一、总结说明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漏网之鱼 |
字面意思 | 从渔网中逃脱的鱼 |
引申含义 | 逃过法律、惩罚或制裁的人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犯罪分子、违规者等未被发现或逃脱处罚的情况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宋,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告曰:‘国危矣!’楚子曰:‘吾闻之也,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遂解围而去。……宋人谓之‘漏网之鱼’。” |
二、详细解释
“漏网之鱼”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原本是描述捕鱼时鱼从网中逃脱的现象。后来,这个成语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用来比喻那些本应受到惩处,却因为各种原因(如证据不足、逃避追捕、执法疏忽等)而没有被抓住的人。
在现代语境中,“漏网之鱼”常常用于新闻报道、法律评论或社会讨论中,强调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对正义的维护。例如:
- “警方正在全力追捕一名涉嫌盗窃的嫌疑人,目前仍未找到,此人可能是‘漏网之鱼’。”
- “虽然这名罪犯已经落网,但还有几名同伙仍在逃,他们是真正的‘漏网之鱼’。”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正式: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2. 搭配得当:通常与“追捕”、“抓捕”、“法网”等词语搭配使用。
3. 避免误用:不要将“漏网之鱼”用于形容普通人的失误或小错误,以免造成误解。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逍遥法外、侥幸逃脱、漏网者 |
反义词 | 落网之鱼、绳之以法、落入法网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漏网之鱼”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社会公平与法治精神的提醒。它警示我们,正义虽迟但不会缺席,每一个违法者最终都可能被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