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鼓簧的意思】“吹笙鼓簧”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我心忧矣,于我归处。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其中“吹笙鼓簧”原意是吹奏乐器、鼓动簧片,后引申为劝说、游说或用言语打动人心。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吹笙鼓簧 |
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 |
原意 | 吹奏笙类乐器,鼓动簧片 |
引申义 | 劝说、游说;用言语打动人心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善于言辞、能言善辩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 |
二、词语解析
- 吹笙:指吹奏笙这种古代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妙与和谐。
- 鼓簧:簧是乐器中的发声部件,鼓簧即敲打或推动簧片使其发声,比喻通过语言或劝说来影响他人。
因此,“吹笙鼓簧”不仅有字面意义,更强调了一个人在表达、沟通、说服方面的能力。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谈判场合 | 他在谈判桌上吹笙鼓簧,成功说服对方接受方案。 |
政治演讲 | 领导人擅长吹笙鼓簧,能够鼓舞人心。 |
商业推广 | 销售人员善于吹笙鼓簧,有效促成交易。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口若悬河 |
反义词 | 呆若木鸡、沉默寡言、不善言辞 |
五、总结
“吹笙鼓簧”原本是描述乐器演奏的动作,后来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用来形容那些善于言辞、能言善辩的人。它在现代多用于赞美人的口才和说服力,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沟通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于花哨而失去真诚。
这个成语不仅富有文化底蕴,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适用于多种社交和工作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