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7步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曹植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悲壮的人生经历而著称。他不仅是“建安七子”之一,更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中,“七步诗”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流传千古,广为传颂。
“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讲述了曹植在兄弟相争中的机智与才情。据传,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对弟弟曹植心存忌惮,欲加害于他。一日,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处死。曹植应声而作,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步诗》: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以豆与豆萁的关系比喻兄弟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骨肉相残的痛心与无奈,也展现了曹植的才思敏捷和深沉情感。
“七步诗”是曹植在极端压力下创作的一首短小精悍的五言诗,语言质朴却寓意深刻。它不仅体现了曹植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这首诗因其简洁有力、情感真挚而成为千古名篇,被后人广泛传诵和引用。
表格:曹植“七步诗”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七步诗》 |
作者 |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 |
出处 | 《世说新语·文学》 |
创作背景 | 曹丕逼迫曹植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 |
诗歌内容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诗歌形式 | 五言绝句 |
主题思想 | 借豆与豆萁比喻兄弟相残,表达对骨肉亲情的痛惜与不满 |
文学价值 | 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被誉为千古名篇 |
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抒发情感、讽刺现实的重要题材 |
通过“七步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曹植的才情与智慧,也能体会到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值得后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