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妆成一树高”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全诗为: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句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该诗句的总结与分析。
一、诗句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贺知章《咏柳》 |
诗句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字面意思 | 柳树像用碧玉装饰而成,高高地挺立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叶比作碧玉)、拟人(赋予柳树以人的美感) |
表达情感 | 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
诗歌主题 | 春天的生机与自然之美 |
二、诗意总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通过“碧玉”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柳树新发嫩叶的翠绿颜色,仿佛整棵树都被碧玉所装点。而“妆成”则带有一种精心打扮的意味,使柳树显得更加娇艳动人。整句诗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外形美,也传达出一种清新、柔美的意境。
在古代诗词中,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思念或春天的到来。而这首诗则更多地展现了柳树的青春活力与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热爱。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通过“碧玉”、“绿丝绦”等词语,构建出一幅春日柳树的美丽画面。
2. 语言优美:诗句简洁凝练,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3. 想象丰富:如“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其创造美的能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四、文化影响
《咏柳》作为一首经典古诗,广泛流传于后世,不仅被用于语文教学,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被频繁引用。其中“碧玉妆成一树高”更是成为描写春景的经典语句,被许多文人墨客借用或化用。
总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不仅是对柳树形态的生动描绘,更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它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