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本加厉是什么意思】“变本加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严重或更加恶劣。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行为、现象或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恶化,甚至达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变本加厉 | 指事情比原来更加严重或更坏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后俗化日久,风流成弊,变本加厉。” | 多用于批评或描述不良现象的恶化 |
二、词义总结
“变本加厉”强调的是“恶化”的过程,通常带有负面色彩。它既可以指人的行为,也可以指社会现象、政策执行等方面的问题。例如:
- 行为方面:一个人原本有小错误,后来却越来越严重,这就是“变本加厉”。
- 社会现象:某项政策原本是好的,但执行过程中却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也可以说是“变本加厉”。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批评不良行为 | 他本来只是迟到一次,后来竟然变本加厉,经常旷课。 |
描述社会问题 | 这种不正之风如果得不到遏制,只会变本加厉。 |
讲述政策变化 | 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实施中却逐渐变本加厉,导致负面影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越来越糟、愈演愈烈、变本加厉 |
反义词 | 逐步改善、日益好转、趋于稳定 |
五、注意事项
1. “变本加厉”多用于负面语境,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场合。
2. 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为单纯的“变得更厉害”,而应强调“变得更坏”。
3. 该成语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表达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总结
“变本加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在原有基础上变得更糟、更严重。它不仅表达了程度的变化,还隐含了对这种变化的不满或批评。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