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贾谊于长沙屈字的活用】在古文阅读中,词类活用是理解文意的重要环节。《滕王阁序》中有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其中“屈”字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活用现象,体现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
一、
“屈”在本句中原本为动词,意为“使……受委屈”,但在此句中被用作使动用法,即“使……受委屈”。具体来说,“屈贾谊于长沙”意思是“把贾谊贬到长沙去”,这里的“屈”并非表示贾谊自己“弯曲”,而是指“让贾谊受到委屈”,即“贬谪”。
这种用法不仅增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也反映出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惋惜,同时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通过“屈”字的活用,作者巧妙地传达了情感色彩,使文章更具文学性和思想深度。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原义 | 活用类型 | 活用解释 | 句子意思 | 表达效果 |
屈 | 使弯曲、委屈 | 使动用法 | 使……受委屈 | 把贾谊贬到长沙 | 表达对贾谊遭遇的同情和对时局的不满 |
贾谊 | 人名,西汉著名政论家 | 名词 | 作宾语 | 作为“屈”的对象 | 突出人物命运 |
长沙 | 地名 | 名词 | 作状语 | 表示地点 | 明确事件发生的地点 |
三、结语
“屈”字的活用,是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屈贾谊于长沙”这一句中,“屈”字的使用不仅符合语法规范,更富有情感色彩,体现出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与思考。理解此类词类活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古文的内涵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