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长庆集的意思是什么】《白氏长庆集》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集,其名称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含义。了解“白氏长庆集”的意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一、
“白氏长庆集”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文合集,因在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由其门生整理并刊刻,故得名“长庆集”。其中,“白氏”指的是作者白居易,“长庆”则是指刊行的时间背景。该集收录了白居易一生创作的大量诗歌与文章,是研究其文学风格、思想观念的重要资料。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名称 | 白氏长庆集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创作时间 | 白居易生平时期(772年-846年),成书于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824年) |
命名来源 | 因在“长庆”年间由门生整理并刊刻而成 |
内容构成 | 包含诗歌、散文、杂文等,共七十一卷 |
文学价值 | 展现白居易现实主义风格,反映社会民生与个人情感 |
历史地位 | 是研究唐代文学、社会风俗及白居易思想的重要文献 |
三、结语
“白氏长庆集”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唐代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缩影。它反映了白居易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的思想倾向,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文人的艺术成就。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来说,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