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入洛阳废帝后奉谁为帝】董卓是东汉末年权臣,凭借武力控制朝政,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军阀之一。公元189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掌控朝廷大权,并开始对朝廷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和操控。在这一过程中,他废黜了当时的皇帝,随后另立新君,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董卓入洛阳后,首先废掉了少帝刘辩,将其贬为弘农王。接着,他拥立了汉灵帝的另一个儿子——陈留王刘协为帝,即后来的汉献帝。此举不仅让董卓掌握了朝政实权,也为他日后专权奠定了基础。
总结:
董卓在进入洛阳并废黜少帝刘辩之后,拥立了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这一举动标志着董卓正式掌控了东汉朝廷,开启了他长达数年的专权统治。
事件 | 内容 |
董卓入洛阳时间 | 公元189年 |
废黜的皇帝 | 少帝刘辩(弘农王) |
立的新帝 | 陈留王刘协(汉献帝) |
历史影响 | 董卓掌握朝政,开启专权时代 |
通过这一系列行动,董卓不仅实现了个人权力的扩张,也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落,为后来的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