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结草衔环的意思】“结草衔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对恩情的感恩和回报。它由两个典故组成:“结草”和“衔环”,分别出自古代的两则故事,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知恩图报”。
一、
“结草衔环”最早见于《左传》和《后汉书》,用以赞美那些在得到他人帮助后,不忘回报的人。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恩情的感激之情,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责任。
- “结草”: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讲的是晋国大夫魏颗在战场上救下一位老人,后来这位老人化为草绳,缠住敌将的战车,助魏颗取胜。
- “衔环”:出自《后汉书·杨震传》,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王忳的人,曾救助一只受伤的狗,后来这只狗衔着玉环来报恩。
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善有善报”的道理,因此“结草衔环”被用来比喻对恩人的感恩和回报。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结草衔环 |
含义 | 比喻对恩人的感恩和回报 |
出处 | 《左传》、《后汉书》 |
典故1 | “结草”——魏颗救老者,老者化草绳助其胜敌 |
典故2 | “衔环”——王忳救狗,狗衔玉环报恩 |
用法 | 多用于赞扬他人知恩图报的品德 |
近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 |
反义词 |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文学、演讲或日常表达中,强调感恩之心 |
三、结语
“结草衔环”不仅是古代文人笔下的典故,更是中华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这种感恩和回报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学会感恩,是一种修养;懂得回报,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