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的典故

2025-10-04 00:35:20

问题描述: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的典故,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0:35:20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的典故】“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出自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计策的核心思想是:当敌方力量强大、正面交锋难以取胜时,可以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薄弱环节,迫使敌人撤兵回援,从而达到解围或削弱敌人的目的。

在历史上,“围魏救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中。当时,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派大将田忌率军救援赵国,但并未直接与魏军正面交战,而是选择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魏军回师自救,最终在桂陵击败魏军,成功解了赵国之围。

这一策略体现了“避实击虚”的军事智慧,也成为了后世兵法中重要的战术原则之一。

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总结表

项目 内容
计策名称 围魏救赵
出处 《三十六计》第二计,源自战国时期桂陵之战
核心思想 攻其不备,击其要害,以间接方式达到目的
历史背景 魏国攻赵,齐国为救赵而攻魏国都城大梁
主要人物 齐国:田忌、孙膑;魏国:庞涓;赵国:赵王
战略目的 解救赵国,同时削弱魏国
实施方法 不直接救援赵国,而是进攻魏国都城,迫使魏军回援
结果 齐军在桂陵击败魏军,赵国得救
影响 成为经典兵法案例,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商业竞争中
现代应用 在商业、政治、外交等领域中,常用于“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

通过“围魏救赵”,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强敌时,灵活运用策略比硬拼更为有效。这一计策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