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小石城山记翻译及原文

2025-10-03 21:07:55

问题描述:

小石城山记翻译及原文,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21:07:55

小石城山记翻译及原文】《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属于“永州八记”之一。文章通过对小石城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本文将提供《小石城山记》的原文与翻译,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小石城山记》写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文章通过描写小石城山的奇特地貌和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感慨。文中不仅有对景物的细致刻画,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代表之作。通过这篇文章,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小石城山的壮丽景色,也能体会到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境的品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自西山之南行二十里,得石城山。其上多奇石,如人面者,如兽形者,如剑戟者,皆错落而立,若有所守。
山下有水,清浅可涉。其旁有石桥,高数丈,横跨溪上。其声潺潺,如鸣佩环。
余尝登其巅,望远山如黛,近水如镜,心旷神怡。
然此山虽奇,而人迹罕至,盖天地之幽处也。吾尝思:天地之间,万物有灵,岂独人能为美?
或曰:“此山之形,类乎城郭。”故名“小石城山”。
呜呼!山之奇,非人力所能致;人之情,亦非言语所能尽。
吾因是而感,天地广大,人心渺小,然志士之心,不随境变。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从西山往南走二十里,便到了小石城山。山上有很多奇石,有的像人脸,有的像野兽,有的像剑戟,错落有致地站立着,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山下有条清澈浅浅的小溪,可以涉水而过。旁边有一座石桥,高约几丈,横跨在溪水上。溪水发出潺潺的声音,像是玉佩相碰。
我曾经登上山顶,远望群山如墨色,近看溪水如明镜,心情顿时开阔愉快。
然而这座山虽然奇特,却很少有人来往,大概是天地间的一个幽静角落吧。
我曾想:天地之间,万物都有灵性,难道只有人才能欣赏美吗?
有人说:“这座山的形状,像一座城池。”因此叫它“小石城山”。
啊!山的奇异,不是人力能够创造的;人的情感,也不是言语能够完全表达的。
我因此有所感悟:天地广阔,人心渺小,但有志之士的心,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柳宗元

三、文章特点总结

- 语言简练:柳宗元用词精准,句式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

- 情感真挚:文中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 哲理深刻:借景抒情,体现作者在困境中仍保持豁达心态。

四、结语

《小石城山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记录,更是柳宗元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篇游记,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文人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理想、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小石城山记》都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