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属于“吟”这一诗歌体裁。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梦中游历天姥山的奇幻经历,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随后通过梦境中的奇景描绘,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营造出一个瑰丽而神秘的仙境世界。诗人在梦中畅游天姥山,与仙人共游,最终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的震撼所唤醒,回到现实,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整首诗语言瑰丽,想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他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作者 | 李白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古体诗 / 吟体 |
创作背景 | 李白因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后,借梦游天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
艺术特色 | 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情感真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诗中意象 | 天姥山、瀛洲、金银台、云霓、仙人等 |
代表诗句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诗歌结构 | 分为梦前、梦中、梦后三部分,层层递进 |
文学价值 | 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
三、结语
《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是一首描绘梦境的诗,更是一首寄托诗人情怀、表达人生感悟的作品。它反映了李白不屈服于世俗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仙”境界的深刻理解。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李白诗歌的重要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