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写柳全文及译文】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刚正不阿、忠君爱国著称。他在仕途上曾多次沉浮,但始终坚守原则。在一次被贬期间,他写了一首题为《柳》的诗,借柳抒怀,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依然心系国家、不改初心的情怀。
一、原文
《柳》
寇准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二、译文
《柳》
寇准
杂乱的枝条还未变成嫩黄,
就倚仗着东风得意洋洋。
它把飞舞的花瓣遮蔽了日月,
却不知道天地间还有寒霜。
三、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寇准(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诗名 | 《柳》 |
创作背景 | 被贬期间所作,借柳抒怀 |
主旨 | 借柳讽刺权贵势力猖獗,暗指朝廷腐败,同时表达自己不屈的精神 |
艺术手法 |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对比、拟人 |
情感基调 | 遗憾中带有批判,坚定中不失希望 |
四、赏析要点
- “乱条犹未变初黄”:描绘柳枝尚未转绿,暗示其本质未改,仍处于混乱状态。
- “倚得东风势便狂”:借风势得意忘形,暗讽那些依附权贵、飞扬跋扈之人。
- “解把飞花蒙日月”:柳絮飘飞遮蔽阳光,象征权贵势力掩盖真相。
- “不知天地有清霜”:提醒他们不要得意忘形,天理昭昭,终将受到惩罚。
五、结语
寇准的这首《柳》,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远。通过描写柳树的形态和行为,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乱象的不满,也展现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正义的品格。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风云变幻与人性的复杂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