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的意思】“勃然大怒”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突然非常生气、愤怒的样子。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刺激或遭遇不公时,情绪激动、脸色骤变、情绪失控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勃然大怒 |
拼音 | bó rán dà nù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虽非直接出处,但后世常用) |
词义 | 形容人突然非常愤怒、情绪激动的样子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描述人物情绪的剧烈变化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暴跳如雷、气急败坏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镇定自若、不动声色 |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1. 场景一:工作场合
- 例句:老板对员工的失误非常不满,勃然大怒,当场批评了他。
2. 场景二:家庭生活
- 例句: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妈妈的杯子,妈妈勃然大怒,狠狠地训斥了他。
3. 场景三:文学作品
- 例句:看到敌人背叛,将军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出兵讨伐。
三、词语结构分析
- 勃然:表示突然、迅速的样子,常用于形容情绪或表情的变化。
- 大怒:指非常愤怒的情绪状态。
整体来看,“勃然大怒”强调的是情绪的突发性和强烈性,是一种带有戏剧性的表达方式。
四、写作建议
在写作中使用“勃然大怒”时,可以结合上下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气,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例如:
> 他听完这句话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猛地一拍桌子,勃然大怒地吼道:“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五、结语
“勃然大怒”是汉语中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绘人在极度愤怒时的表现。它不仅有助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绪波动。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运用此类成语,可以让表达更加丰富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