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是什么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马虎、不细致,只注意大的方面,而忽视了细节。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树木的枝干粗大、叶子宽大,后来被引申为对事情处理不够精细的态度。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粗枝大叶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粗枝大叶,未易轻议。” |
本义 | 原指树木枝干粗大、叶片宽厚,形象地描绘自然状态。 |
引申义 | 比喻做事不认真、不细致,只抓大方向,忽略细节。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他人做事不严谨、缺乏耐心或责任感。 |
同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走马观花 |
反义词 | 细致入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
二、使用示例
1. 他做事总是粗枝大叶,结果常常出错。
2. 这篇文章内容不错,但结构有些粗枝大叶,显得不够严谨。
3. 领导提醒我们,做项目不能粗枝大叶,要注重每一个环节。
三、注意事项
- “粗枝大叶”虽然是一个常见成语,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要注意语气,避免显得过于刻薄。
- 在书面表达中,可以适当替换为“草率”、“马虎”等更温和的词语,以保持语言的礼貌性。
- 成语的使用要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避免误用。
四、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原意是描述树木的形态,后引申为形容人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它可以用来指出他人行为上的不足,但也需注意使用场合与语气,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