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高适古诗的平仄标注】《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深情厚谊。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在唐代送别诗中具有代表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其音韵特点,本文对《别董大》一诗进行平仄标注,并结合格律要求进行总结分析。
一、原文及作者信息
诗名:别董大
作者: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体裁:七言绝句
>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南飞去。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平仄标注说明
在古典诗词中,平仄是构成诗歌节奏和声律的重要因素。根据唐代近体诗的平仄规则,每句诗中的字有“平”或“仄”之分,其中“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
以下为《别董大》各句的平仄标注:
句子 | 平仄标注 | 说明 |
千里黄云白日曛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千”为平,“里”为仄,“黄”为平,“云”为平,“白”为仄,“日”为仄,“曛”为平 |
北风吹雁南飞去 | 仄平平仄平平仄 | “北”为仄,“吹”为平,“风”为平,“飞”为平,“雁”为仄,“南”为平,“去”为仄 |
莫愁前路无知己 | 仄平平仄平平仄 | “莫”为仄,“愁”为平,“前”为平,“路”为仄,“无”为平,“知”为平,“己”为仄 |
天下谁人不识君 | 平仄平平仄仄平 | “天”为平,“下”为仄,“谁”为平,“人”为平,“不”为仄,“识”为仄,“君”为平 |
三、总结分析
1. 平仄结构符合七言绝句的基本格律
《别董大》四句诗均符合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整体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2. 第二句与第四句押韵
诗中“去”与“君”在古代音韵中同属“真”韵,属于押韵范围,符合近体诗的押韵规范。
3. 对仗工整,情感真挚
尽管是绝句,但诗中“千里黄云”与“北风吹雁”,“莫愁前路”与“天下谁人”等句,意象鲜明,情感深沉,体现出高适送别友人时的豁达胸怀。
4. 平仄安排自然流畅
全诗平仄交替使用,没有明显的拗句,读起来节奏自然,体现了唐代诗歌在音律上的高度成熟。
四、结语
《别董大》作为高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内容上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在形式上也严格遵循了唐代近体诗的平仄与格律规范。通过对其平仄的详细标注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语言魅力。对于学习古诗格律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