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陋轩记的原文是什么何陋轩记的原文翻译】一、
《何陋轩记》是明代文学家王守仁(即王阳明)所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王文成公全书》中。文章通过描述自己居住的简陋小屋“何陋轩”,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体现了儒家“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精神。
本文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王阳明在逆境中的豁达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心学”思想的实践与体悟。以下为《何陋轩记》的原文及翻译对照表格,便于读者理解其内容和思想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何陋轩者,余之居也。 | “何陋轩”是我所居住的地方。 |
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衣不求暖,言不求华。 | 居住不追求安逸,饮食不追求丰盛,穿衣不追求温暖,言语不追求华丽。 |
虽无堂宇之广,而有山林之幽;虽无车马之喧,而有松竹之清。 | 虽然没有宽敞的厅堂,但有山林的幽静;虽然没有车马的喧闹,但有松竹的清新。 |
每日读书讲学,与朋友论道,未尝一日废也。 | 每天读书讲学,与朋友探讨道理,从未有一天荒废。 |
夫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先生说:“君子居住于此,有什么简陋的呢?” |
吾虽不才,亦愿效之。 | 我虽然不才,也愿意效仿这样的生活。 |
三、结语
《何陋轩记》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一篇描写居所的文章,更是一篇表达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品。王阳明通过“何陋轩”这一象征性的空间,传达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修养的重视。
在当今社会,面对物质诱惑和快节奏生活,《何陋轩记》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真正的富足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坚定,而非外在的奢华与热闹。
如需进一步了解王阳明的思想或相关作品,可参考《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