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句出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句话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一个人把守关口,即使有一万个人也难以攻破。它强调的是地理优势和防御能力的重要性。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一夫 | 一个人 | 《战国策·楚策》 | 表示少数人 |
当关 | 把守关口 | 《战国策·楚策》 | 指占据关键位置 |
万夫 | 一万个人 | 《战国策·楚策》 | 形容人数众多 |
莫开 | 无法打开 | 《战国策·楚策》 | 表示难以突破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用来形容楚国的地势险要。当时楚国在战略上依靠山川地形进行防御,使得敌军难以进攻。后世多用来形容军事要塞或地理位置的险要,如著名的“剑门关”就常被引用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典型例子。
三、现代应用与引申意义
1. 军事领域:用于描述重要关隘或防御工事的坚固性。
2. 比喻意义:也可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或影响力。
3. 文学作品:常出现在诗词、小说中,增强画面感和气势。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系 |
一夫作难 | 一个普通人发动叛乱 | 与本成语有相似之处,但侧重“起事”而非“防守” |
一夫之勇 | 仅凭个人力量 | 强调个体力量,不涉及地理因素 |
雄关漫道 | 崭新的关隘和道路 | 更偏向于描写壮丽景象,非防御含义 |
五、总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对自然地理与人类智慧结合的赞美。它体现了古人对地势利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对安全与防御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管理,这一成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