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的意思是什么】“兴高采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某人因某件令人开心的事情而表现得特别兴奋和愉快。
一、成语解析
出处:
“兴高采烈”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子之言,兴高采烈。”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人情绪高昂的常用成语。
字面意思:
“兴”指兴致、兴趣;“高”表示高度;“采”指神采、精神;“烈”表示强烈。合起来就是“兴致高昂、精神饱满、情绪热烈”的意思。
引申意义:
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极度的兴奋、快乐或满足的情绪,如得到奖赏、完成目标、庆祝成功等场景中经常使用。
二、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说明 |
喜庆场合 | 他听到获奖消息后,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 | 表达因喜讯而激动的情绪。 |
成功之后 | 完成项目后,团队成员都兴高采烈地庆祝。 | 形容成功后的喜悦心情。 |
节日气氛 | 春节期间,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烟花。 | 描绘节日欢乐的氛围。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
四、总结
“兴高采烈”是一个表达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成语,适用于各种让人感到喜悦和兴奋的场合。它不仅表达了外在的表现(如动作、表情),也反映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兴高采烈 |
含义 | 兴致高昂、情绪热烈、非常高兴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描述情绪高涨、喜悦的状态 |
示例 | 他听到好消息后兴高采烈地笑了。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喜气洋洋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
通过了解“兴高采烈”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更好地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这一成语,使表达更自然、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