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这个字念什么】“蠹”这个字,很多人在阅读古文或遇到生僻字时会遇到。它看起来比较少见,但其实并不难理解。下面我们将从读音、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蠹”是一个汉字,拼音为 dù,声调是第四声。它的本义是指蛀虫,常用来比喻危害国家或社会的坏人或事物。在古代文献中,“蠹”常用于形容腐败、破坏力量,如“民之蠹”即指百姓的祸害。
此外,“蠹”也常出现在成语或俗语中,如“养虎为患”、“作茧自缚”等,虽然不直接使用“蠹”字,但其精神内核与“蠹”的概念相近。
在现代汉语中,“蠹”已较少单独使用,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隐喻性的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蠹 |
拼音 | dù |
声调 | 第四声(去声) |
部首 | 虫 |
笔画 | 16画 |
本义 | 蛀虫;蛀蚀木头的虫子 |
引申义 | 比喻危害国家、社会的人或事 |
使用场景 | 古文、文学作品、书面语 |
常见词语 | 蠹虫、民之蠹、国之蠹 |
是否常用 | 不常见,多用于书面语 |
三、结语
“蠹”字虽不常见,但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了解它的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和传统文化中的隐喻表达。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这个字,记住它读作 dù,意思是“蛀虫”或“危害者”。